反思與情感之間的關係|周子涵心理師

以前當兒子大哭時,我常常會照本宣科地進行同理,
例如立刻回應他說,阿~你好生氣因為怎樣怎樣⋯
但他還是會持續大哭。
後來我換一種做法,
在他情緒不好的時候,
試著讓他的哭聲徹底地流進我的心中,
然後感受到那種焦慮、無助、憤恨和委屈的感受,
有時候旁人看起來可能會以爲我只是放他在旁邊哭,
不知道我的內在正努力地運作著。
後來我發現這樣過後,我說的話他反而比較能接受,
好像他也能感覺到什麼⋯
另外有一次,
兒子大哭但我已經氣到和累到沒辦法再讓他的情緒流過我,
我很不耐煩,沒有多餘的空間給他,也不知道該怎麼與他連結。
後來老公接手,
我稍稍坐到暴風圈的外圍,然後問問自己現在怎麼了。
然後我發現我的腳底板一直不自覺地在抖動,
當我意識到這件事,抖動慢慢停了,我想要讓他再動也沒辦法。
可是一會兒,當我又聽到兒子的哭聲大了起來,
我的另一隻腳又開始抖動。
透過想逃離的腳,我突然能感知到我的恐懼和焦慮,
並意識到其實沒有那麼恐怖,
因此我又緩緩躺下來把身體壓在兒子的身上,
他又笑了起來。
回顧這兩個經驗,
讓同理從無到有、讓連結從斷裂到修復的關鍵到底是什麼呢?
我現在的想法是,
雖然這兩個經驗的開頭都有反思,
一個是反思對方在生氣的原因,
一個是反思自己沒有耐性需要離開,
但這兩個反思與後面的,
真正讓對方的感受流過我以及感受到自己有多害怕好像還是不同的。
前者的反思比較是連結到理性的部分,
後者的反思連動到的是自身的感受。
這個經驗好像也呼應了我最近在上精神分析入門課程,老
師在介紹心智化取向時,
所說的心智化中反思的核心其實是奠基於情感調解的。

因此反思的重點不只是詢問那是什麼樣的感覺,

以及可能是什麼原因帶來這種感覺。

而是在這過程中,

被我們隔絕的情感是不是能被我們和他人重新認識和感受。

但老實說,這對我來說其實還蠻難的⋯
我覺得我並不是一個能自然感受到自己情緒的人,
通常需要花一些時間,
要不然我還蠻常隔絕感受的。
所以蠻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自己不適合做這份工作。
我常常羨慕先生,
他明明是工程師為什麼好像情緒的表達和回應都比我更自然,
而且在情感的本質上好像比我更加柔軟。
但心理治療的研究顯示一個人有好的情感調節能力,
是因為照顧者在孩子還小的時候,可以知道孩子是有感覺的個體,
也可以幫孩子感受和思考他的感覺,
孩子在有足夠多被正確鏡映的經驗之中成長,
而逐漸成為能承認和了解自己情感的人。
而他的照顧者之所以有這個能力,
也是他們的照顧者能做到所致。
但沒有關係,
先天不良還是可以後天努力,
像我這種情感障礙的人都可以慢慢學習認識,
然後再慢慢感受到自己的情感,
所以這並非是無法挽救的事情,
這也正是心理治療想要再度讓人擁有的能力,
只要我們願意,我們都可以持續努力⋯
突然發現原本想寫反思卻變成在講情感調節了耶⋯
返回網誌

發表留言